人的生活往往是孤立无援的。

人生大抵是这样为了一个共同目标去奋斗说说,对普通人家的孩子来说,在命运转折的关键节点上,往往没有一个有丰富人生经验的人来告诉我们,应该做什么,应该用什么样的节奏做,以至于应该选择哪条路。

但岁月总是流逝的,时间并不会等人。

迷茫,彷徨,还有挣扎,惊觉错过的时候,一切都晚了,所以老人常说一个词,醒悟。

醒悟,醒悟,醒过来后,就误了。

还是把目光往前拉吧,迷茫不是一代青年的底色,而是古往今来所有青年的底色。青年人们被历史的荒流所推动,自觉或者不自觉的,有选择或者没有选择的,便成为了毫耋。

社会总有一个总和的情绪,这总和的情绪,就是人民的意志。

从一八四零年以来,中国人的情绪便没有变过,珠江口的英国军舰给所谓天朝上国的统治者当头棒喝,我们落后了。

南京条约把中国变成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苦郁就纠结在了每一代中国的青年人眉梢。

1872年,输掉了第二次鸦片战争,愁云笼罩了中华大地,詹天佑那一代青年人在苦郁中搞起了师夷长技。

1902年,输掉了甲午战争,三十年变法成为泡影,学技术已经救不了中国,鲁迅那一代青年人在苦郁中学起了西方文化。

1920年,打赢第一次世界大战,接下来的和谈让中国人明白了,弱国无外交,毛主席那一代人在苦郁中走向了不同的地方,有人去了法国,有人去了农村。

1940年,侵华日军的铁蹄踏碎我大好河山,苦郁中的青年人,奔赴延安的红星。

1969年,如何将红旗打到底的疑问到了每个人的心头,苦郁中的青年人向燕子一样,飞赴中国的广大农村,上山下乡。

国家不能像过去几千年一样,屹立于世界的东方,中华民族不能像过去的几千年一样,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身处荒流中的青年人,每一代青年人都摆脱不了这样的苦郁和焦虑,彷徨和迷茫。

破局的路总是有的,自一八四零以来,中国的各个阶级,各个团体,前赴后继,四万万人齐下泪,跑出了一条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的接力赛道。

我们不能说,黑暗不存在,黑暗一点没有。否定目前的不合理,把一切美化,这不是实事求是,这也不是唯物主义。

几千年的封建社会,在中华大地上降下了沉沉幕需,深邃的夜空里,星火总是要从少到多,从烟到焰,方能有彻底的光明。

依然在路上。

荒流总有前进的方向,人民用血肉给历史的荒流指出了方向。每一代投身到荒流中的青年,都成长为了巨人。

因此,青年择业,最前提性质的东西,就是选对方向。选方向的标准,就是三个有利于。

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为了一个共同目标去奋斗说说

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为了一个共同目标去奋斗说说

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方向是为了国家的富强,民族的复兴,人民的幸福,可能暂时会吃一点亏,但前途必定是光明的。

站在了这个荒流的对立面,纵然能一时痛快,汪精卫始终也没有走到最后。

1872的青年人们,实业救国,他们之中,产生了中国最早的资产阶级,他们的后人,仍然活跃在如今的商海。

1902的青年人们,文化兴邦,他们之中,产生了中国近代的无数巨零,他们的后人,依旧在文化领域举足轻重。

1920的青年人们,缔造了人民共和国。

1940的青年人们,是百废待兴时期的中流砥柱。

1969的青年人们,出了老三届,出了如今的舵手,出了如今各行各业的掌舵人。

历史雄辩的证明了,投身于历史荒流的每一代年轻人,最后都成为了巨人。

方向确定了,找到适合自己的路,就是重中之重。

大气候确定了,结合小气候,找到自己的路,就是重中之重。小气候我在去年11月的时候,谈过了。

在这里,复述如下为了一个共同目标去奋斗说说

首先,未来十年,世界安全形势会开始恶化,苏联解体后的发展红利,已经被中美两国吞噬殆尽,想要进一步发展,如果新动能不能在未来十年内做出,科学技术不能取得突破性进展,那么,就要涉及到争夺资源。

这是我们未来十年要面对的局面,在过去三十年里,没有享受到发展红利的国家,早已经进入了这个阶段。

那些享受了十几年红利就开始疲软的国家,就是前车。

事情最开始是从中东起来的,增长乏力的中东,从突尼斯燃起了颜色革命的熊熊烈火,蔓延到了利比亚,埃及,叙利亚,伊拉克。

紧随其后,火焰向着南美肆虐,墨西哥的毒贩,委内瑞拉的两个政府,以及不堪一击的巴西。如今,这火焰烧到了非洲发展的明珠,埃塞俄比亚的内战爆发了。

在急剧恶化的世界安全环境下,美国人不得不因为内政而收缩,他们留下的战略空间,属于那些国内有矛盾,但尚有输出能力的地缘强国,以色列,土耳其,俄罗斯,伊朗,摩拳擦掌。世界安全形势的恶化,将以弱国的自爆和地区强国的扩张为主旋律。

一个稳定的安全环境,对于我们的发展至关重要,美国人退出的秩序,我们必须要填补,上海合作组织的曙光照到了东亚。

真理和贸易规则,只存在与坦克和军舰能开到的地方。

其次,未来五年,世界经济形势的变化,会以更加开放,更加自由,更加透明的方向为主。

谁都知道,非洲人民过不上美国人民的好生活,不是现如今生产不发达的问题。

现如今的生产力,远胜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是分配规则的问题,导致了第三世界国家在国际经济链条中获得的收益最少。生产多而收入少,有效需求就会不足。有效需求不足,换句话说就是生产的过剩。

新冠肺炎的出现,客观起到了消灭财富的作用,也让危机的爆发获得了延缓。

在世界有效需求严重不足的情况下,为了避免全球性的大规模暴雷,获得延缓窗口的各国政府无一不会引导着水向特定池子中奔涌。有效需求不足,刻意制造一个池子,就能引导资金向着池子里走,而不是大水漫灌,大水漫灌的后果是各行各业的生产持续增长,这会进一步导致需求的相对不足。

而水向着一个池子里走,只会导致个别行业的生产过剩,这就为宏观调控提供了定向暴雷的出口。让风险变得可控。

所以,一个一个的盘被推高后,先进去的还能吃肉,同时诞生造富神话。这些造富神话,反过来可以作为典型,给底层希望,起到缓解社会压力的作用。

后进去的只能接盘。

这是未来五年,我们要面对的局面。在过去十几年里,没有享受发展红利的国家,生活水平一直没有提高。出现在韩国日本到拉丁美洲的杀猪盘,主任我不再举例。

第三,未来五年,我国国内环境的变化。国内环境的变化,就是破局和适应的变化。

未来五年,对外,面对一个只有靠坦克和军舰才能生存的安全环境,我们将逐步加强决战型海军的建设,同时,为了因对美国可能出现的战略风险,我们必将并加大核武库建设的力度。

这是听不懂道义,畏威而不怀德的蛮夷能听懂的唯一语言。

对内,我们将建设更加开放、更加公平、更加包容的营商环境,吸引奔逃的外资,扶持本地真正做实业,而不是割韭菜的企业。

在适当放水的同时,我们也会着重加大对科学技术研发的投入力度。

大小气候谈完,就该谈谈,孤立无援的青年人,要如何在荒流中自处。

从学生开始,就有了两条路的分化,是一直深造,投身学术,进入高校,还是读书到一定阶段进入社会,是第一个分叉路口。

高校的就业市场有两条路,一条是做研究,一条是做行政。如今的高校就业形势,不比以前,随着大学的扩招,青年研究人员面临着饱和的局面。

位于东部沿海的高等学校,由于地域原因,经济发达,生活便利,自然能够吸引大批人才。在就业市场上,整体较内陆和西部地区更为强势。

因此,给青年研究人员的待遇,往往并不理想,他们要的人才,是已经做出一定成果的研究人员。这也决定了,青年人才进入学校,要熬很久才能出头。

西部内陆的高校,由于经济社会原因,想要吸引人才,往往只能靠待遇。由于青年人才较少选择,因此,进入不久,便有独自挑大梁的机学校层次越高,议价权也越高,道理是一样的。

进入985的博士,往往只能在组里打工。但是,进入普通,双非学校的青年人才,往往能得到比985高校更好的资源和更打的重视。

行政人员,也是如此。

如果选择了高校从业搞研究,要考量的,便是自己的学术能力。能力强,就可以去东部沿海的高校,就可以去层次高得高校,科研能力稍微差一点,更建议去西部和内陆的高校,更建议去层次不那么高的学校。

大学的青年教师,在西部和内陆,虽然比起东部、高层次学校并不响亮,但在当地的社会地位,相当之高。

而行政人员要考量的是不同的因素,为人处世的能力,和出政绩的能力。能力强,建议去东部沿海,或者高层次学校。判断原则相同,不再赘述。

是进入高校,还是进入社会,第一个分岔路口的另一端,是进入社会。读书到一定阶段,上社会就业。

到这里,路又分成了两条,第二个分岔路口,是去创业或参与创业,还是不去创业。

创业的本质,是社会资源的变现。

社会资源又分为三个维度,本身属于自己的实力,如学识、学习能力、颜值、社交能家庭支援,这是第一种社会资源,是别人拿不走的。

如何利用自己敏锐的判断,和过去积累的知识,找到能够挣钱的领域,如何利用自己的组织能力,去发现,去团结员工,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奋斗,如何根据瞬息万变的商海信息,去及时调整策略,这都需要自身的素质。

自己拓展的人脉和圈子,这是第二种社会资源,是需要青年人去自己争取的,

有创业想法,可以利用家里的资源,也可以先去对应的公司努力工作,虽然最终目的是创业,但是工作的时间内,一方面能给自己时间和机会去了解行业,另一方面,工作中会接触到许多的人,利用自身拿不走的资源,去结实并让事业有成的人信任自己,提供帮助,不得不察。

政策风口,地方产业链,这是第三种社会资源。比如,某个市政府支持青年创业,给了免税的额度,甚至给出场地,但隔壁的市没有,这是政策风口。

合肥市适合高新技术创业,武汉市适合物流创业,北京市适合金融创业,杭州市适合媒体创业,是因为这些地方,富集了成熟的产业链,各种社会资源因为富集,会更便宜,能够有效降低创业成本。

创业的上限,看不到,在中央号召的新工业革命前提下,做多大,主任我估计不出来。赔多少,主任我也不知道,三年挺过去,公司才算立足,这其中的煎熬和困苦,以及巨大风险,就算是在双创的政策支持下,对大多数创业公司来说,也是鬼门关。

参与创业,本质和创业相同,都是既有资源的变现,只是不当老大,当起了创始人合伙人。不再重复。

如果不想创业,就到了第二个分叉路口的另一端。就业。第二个分叉路口后面,依旧是个岔路,是去体制内,还是去企业。

体制内就业,职业都叫公务员,哈尔滨市税务局的同志是公务员,河北省赵县教育局的同志是公务员,上海市浦东新区陆家嘴街道办事处的同志是公务员,广东省梅州市政法委的同志也是公务员。

统,大致可以按照所有权力的种类,分为核心部门,办事部门,和闲差部门。

地区,可以按照我国的地理位置,分为东南沿海,核心城市,一般城市,县域,乡村和特殊单位六种。

层级,可以按照我国行政体制分为中央,省,市,县,乡五级。都叫公务员,位于不同的地区,不同的系统,便有不同的收入和不同的工作环境。

更有不同的政治前途。

体制内情况纷繁复杂,抓住主要矛盾,很多的问题就很好解决。统筹两个关于个人生活的主要问题去考量该去哪里,迎刃而解。

对没有家庭背景的普通人,第一个考量是前途,第二个是收入。

政治前途,大致根据层次分类,不考虑家庭背景和个人能力的差别,单位层级越高,退休的时候,能够达到的级别就越高。在乡镇干一辈子,能够达到正科级,就算不错。在省里,到了副处的人不在少数。

在同一个层级内,越靠近权力部门,前途自然越好。常委部门的出路当然比科技局要广。

政治前途固然要考虑,收入也是一个重要的考虑因素。不同地域的单位,收入差别很大。北京的公务员一个月到手大致8500,上海市的公务员一年能到手差不多15万左右,在江苏省的苏南地区,公务员一年能拿到差不多20万,而深圳市的公务员可以到39万,但到了河南省的地级市,工资可能只有不到4000元。

总体来水,财政情况越好的地方,工资就越高,结合当地房价,和家庭情况,要去什么地方为人民服务便有了大致的答案。

体制就业,上限下限的差别没那么大,拿职级工资,旱涝保收抗风险。

同时,也就意味着没什么赚钱的希望,过的不至于清贫,但是也富不了。体制的发展,在政府机关里,只能是逐步升迁,抓住机会成为领导,能获得为老百姓办事的满足感。

在事业单位,部分是朝九晚五,好处在于有时间顾家,部分事业单位,如学校医院,也比较忙碌,但社会地位较高。

但有两个例外,第一是政策上的侧重地区,假如援疆有侧重,在政治前途上,就平地高一级,第二是家里资源不错,建议在故乡为人民服务。

第三个分叉路口的另一端,是去企业就业。这里分出了最后的岔路,是去国企就业,还是去私企就业。

国企的招聘往往只有校招,不同行业,不同部门,不同地域,差别较大。如何选择的考量,却和体制大致相同,只抓一个主要矛盾。

唯一要考量的因素,是收入。总体来说,收入比体制高,但上限不如民营企业。稳定性强于民营企业,却又不如体制。政治前途有,但比较少有被提拔入士,为人民服务的机遇,自然没有体制内多。

如果厌恶风险,只追求一份安稳的工作,又不喜欢清贫,想要有品质的生活,国企就业最为推荐。

民营企业就业,上限极高,但是下限极低,不同的公司和岗位,底薪提成都有区别,总体来说,是所有选择中,最有可能挣大钱的,但也伴随着高风险,风险来自于所在政策的风口,行业的发展,所在公司的运营,自我实力的发挥,以及到龄优化的危险。

政策风口上,推动传统产业改造提升,工业互联网,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大数据、人工智能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生物医药、新能源汽车、新材料,这些新动能无一不是值得我们去关注。

历史给我们昭示了真理,荒流总有前进的方向,人民用血肉给历史的荒流指出了方向。每一代投身到荒流中的青年,都成长为了巨人。

惟愿,你能够摆脱苦郁,永立潮头。

注:本文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后台留言通知我们,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7人评论 , 39人围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