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一年已经过去两天了宝妈的生活感悟文章,这两天,看完了两场跨年演讲和一本书。
新的一年,回顾过往,有这么三点收获。
拒绝洗碗这几日放假在家,爸爸戴着围裙做饭,吃饭的时候孩子问我宝妈的生活感悟文章:“夫妇是什么意思?”
(孩子最近总是喜欢以这个句式提问,“夫妇”是书里看到的一个词。)
我说宝妈的生活感悟文章:“就是指两口子,老婆、老公的意思。”
爸爸想考考孩子,于是问:“老公是什么意思?”
孩子脱口而出:“老公就是厨师的意思。”
哈哈哈……
我是一名基层全职妈妈,生活中最重要的日常就是照顾孩子的吃喝拉撒睡,外加陪玩、陪读。
带孩子之余,我还利用晨起和孩子午休的时间在自媒体图文领域实现我的“人生抱负”——写作,因此,我的时间总是有限的。
如此一来,洗衣拖地、洗碗搞卫生这些看似微乎其微却又常常成为“家庭劳动妇女”主要工作内容的事项,对我来说,就只能排在日常“劳动”的末端了(如果带孩子、写作也算劳动的话)。
我深知:我把地拖得再光滑、把碗洗得再干净,并不能证明我作为女性真正的“价值”。
很多人都觉得“日常家务活”不就是女性该干的吗?自古以来这不就是贤妻良母的必备技能吗?
但是我想说:“这样简单的重复性劳动,替代性极强,是个人都能干,只是愿不愿意干罢了。”
如果你出钱,保姆比你干得更专业、更好!
那对女性来说,有什么是无法用钱买来的“服务”呢?
答案是“思想”。
学会看书以前,我总有一个关于学习的误区:就是给自己做计划。
尤其是读书计划,比如一天看一个小时书,或者量化一天看50页,这样下来,一周至少可以读一本300页左右的书籍。
但往往结果是:书买了很多,计划做了不少,结果却不甚了了。
后来有一次,我读一套小说,因为看得入迷,周末用了两天时间看完了5本。
从此之后,我发现“读书”的战线不能扯得太长,否则你会陷入一个死循环:今天没读完的50页放到明天再读也一样、这周没看的书放在下周看也一样。
要怎么克服这个问题?
答案只有一个:利用大段时间集中突击一本书。
作为全职妈妈,我的“大块时间”,仅限于周末孩子爸爸在家的时候,白天还不行(孩子总是有理由缠着你),得是凌晨。
凌晨得多早,我曾在周日5点起床看完了一本书(昨天是6点起床看完的),一般300字左右的书,4个小时可以“初读”结束。
与别人不同,作为一名写作者,我对看书的标准是:书看完写一篇文章才算真正“看完”了。
除了时间分配,关于阅读题材,我也有新的感悟。
过去,我阅读的种类主要以“女性成长”、“育儿心理”为主,未来一年,将以“认知科学”、“社会科学”等领域为主,在读书写作这条路上我将继续拓展人生的宽度。
女人,你有多坚定,就有多丰盈!
我将继续按照这样的标准,完成我“精读100本书”的小计划,因为“思想”产生的劳动价值无可替代。
摒弃对“事”负责、坚持对人负责罗振宇在跨年演讲中提到了一个发人深思的观点:生活中,你是对事负责还是对人负责?
反观我最近抚养孩子的过程,犯了“对事”负责的错误。
最近,和孩子读书的过程有点“拧巴”,为什么“拧巴”呢?
因为我自认为花“大钱”买了一套“高大上”的书,希望能坚持每天陪孩子看。
我的出发点是好的:希望孩子能配合我一起“读书”学知识,养成阅读的习惯。
可是孩子呢?对这套包装华丽的书,兴趣没我大。
因为这套书以讲故事为主,每个故事配1-2张图,这种类型的书,对孩子来说一方面失去了“翻书看图”的乐趣,(因为以前的书基本都是一本书一个故事,图大字少的那种),另一方面可能是“逆反”心理在作怪:我让他看的他不看,却拿自己喜欢的翻。
套用罗振宇的观点:
陪孩子读书,究竟是对“读书”这件事负责还是对“读书的孩子”负责?
如果是对“读书”这件事负责, 那结果当然是上面提到的孩子跟我对着干的情形了。
如果是对“读书的孩子”负责,那要怎么办呢?
①让孩子自己挑书,我来辅助他阅读宝妈的生活感悟文章;
②让孩子自己控制翻书的进度,有疑惑了我来解答;
③让孩子自己决定一本书读一遍还是读十遍,我在旁边陪着就行。
那我作为“陪读”妈妈的重要性体现在哪儿呢?
购买适合孩子看的书籍,引导孩子每天读书,并从中发现阅读的乐趣。
至于每天读什么书、读多长时间,把选择权交给孩子。
想到这一层,关于养育的很多困惑都迎刃而解了,如果你是妈妈,希望面对孩子时,能多问几个:你是对事负责,还是对孩子负责?
结语新年到来,人生航行到一个新的阶段,作为女性、作为妈妈,不管是面对自己、还是面对生活,请记住作家E·B·怀特的那句话:
面对复杂,保持欢喜。
——感谢阅读——
注: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注:本文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后台留言通知我们,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
发表评论